猫咪适合什么样的饮食模式?关于这个的问题,不仅是养猫新手需要学习,一些养猫很久的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铲屎官采用两种喂食方式:一种是“自由采食”,就是猫粮就在那里的24小时有粮法,俗称“猫自助”;另一种是“定时定量”,一天分几顿喂,每餐间隔上那么几个小时。那么,哪种喂食方式更科学呢?
01 首先,猫的消化道结构是影响猫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猫和犬消化道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消化道的长度。
《犬猫营养需求》中表示体长为0.75米的犬,它们肠道的平均长度是4.5米。体长为0.5米的猫,它们肠道的平均长度为2.1米。
消化道长度影响食物的排空速度,这意味着食物通过猫消化道的时间会更短。如果猫一次摄入和狗一样多的食物,那食物在猫体内的消化率会低于狗。消化不了的食物常常会导致猫的呕吐和腹泻。
猫科动物的胃不能像狗的胃一样膨胀容纳大量食物,如果一次喂得太多,猫可能吐出猫粮,有的会重新把它吃下去,就像反刍。另一方面,猫非常饿的时候往往会吃得太快,可能导致不适和反胃。饥饿的猫胃里的胆汁酸分泌也会增加。持续时间超过五六个小时,或胆酸浓度太高,猫可能会感到恶心,引发被称为「饥饿呕吐」的症状,典型的反应是呕吐泡沫状物质。对一些猫来说,这种呕吐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使猫再也无法舒服进食。
02 猫的消化生理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对猫狗营养的描述:野猫在任何给定的24小时内都要吃8到12顿饭,其进食习惯是少食多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积极地捕猎。
他们的消化生理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闻到食物的气味,会触发猫咪的消化系统开始工作,而不断地嗅到食物,就像自由喂养的猫所做的那样,会让这个系统一整天都处于工作状态。
但是像所有的生理功能一样,胃肠道的运作需要能量,如果持续地保持进食状态,便会占用其他系统的资源,可能导致出现过早老化、皮毛质量差和慢性膀胱炎在内的问题。
此外,食肉动物的消化生理学已将饥饿作为其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肚子饿会让猫咪的消化排泄系统启动,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猫从来不饿,排泄物的调节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不适、毛球反流和其他消化运动问题。
03 无论人类一天喂食一次或者三次,一只成年猫都能接受
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Corne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研究发现,无论人类一天喂食一次或者三次,一只成年猫都能接受。但喂猫太少或吃的食物不正确,猫无法保持健康;喂得太多,他就会发胖。
丽莎·皮尔森博士(Dr. Lisa Pierson)在「CatInfo」网站上指出,猫咪进食的频率会影响其尿液的pH值。餐后碱性潮是指大量进食后尿液碱度的增加,pH值的变化会导致痛苦,以及潜在的致命膀胱鸟粪石晶体的形成。
以上都意味着,猫咪的科学喂养次数还是有讲究的,不能自由喂食!并且长期的自由采食可能会引起猫咪挑食、身体不健康、肥胖以及猫粮不新鲜,滋生细菌等问题。
04 定时定量喂猫是一个科学的喂养方式
一天按固定量喂猫,控制摄入的能量,控制猫咪体重。另外还可以观察猫咪的进食情况,是否爱吃,是否对食物有不适应,及时了解猫咪健康情况。定时喂养还能保持猫粮的新鲜度。一项研究发表在2014年2月出版的《动物科学》(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的论文《喂食频率和膳食中的含水量,对健康成年猫自愿性的身体活动的影响》指出,多次喂猫,对猫科动物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减肥和维护健康体重变得更容易。所以建议:
刚断奶的幼猫:大概6周龄起,它们需要很多能量,也不太能够自主调节饮食。所以应该每天平均喂食至少4-6次,少食多餐。
成年猫咪: 从营养需求来说,成年猫一天喂3次就可以了。按时定顿喂食,在猫咪成年后也能慢慢习惯。
老年猫和特殊猫:进入老年期,和一些生病的特殊猫咪,需要特殊关照、少食多餐,甚至可能需要按照医嘱固定时间喂食特殊食物。哪怕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同样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喂养,只要采用著名的“食物迷宫”。在你起床后,喂猫吃早餐;随后将午餐藏在猫咪必须花时间、费体力才能吃到的器皿中;晚上下班回家,再喂猫吃第三餐。这样,既更贴近猫咪原始的进食规律,也能增进猫的每日活动量,避免变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