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发布“异宠”相关的内容吸引粉丝,也引发了公众对饲养异宠背后风险隐患的关注和重视。
异宠种类繁多,饲养异宠的原因也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等特征。有人认为相比猫狗,爬宠更安静省心。有些宠友平时工作繁忙,但是又想养点啥,所以上网做了功课之后,选择了爬宠类宠物。饲养了好几只“守宫”的宠友说:“我现在有好几个品种的守宫,只要注意湿度、温度,按时喂食就可以。而且,守宫养在玻璃缸里,不会弄脏环境,也不需要牵扯太多精力,挺适合我。”
还有人饲养寿命较短的甲虫,观察并记录幼虫、化蛹、羽化、蛰伏等生命循环过程,乐在其中,让孩子观察一下大自然的生物,探索未知的世界;也有人看中了蜜袋鼯、科尔鸭等小动物给饲养者带来的新奇感。
但是,大多数网友均表示,对于特别冷门甚至偏门的“宠物”,还是应当持谨慎的态度。“能成为宠物的动物,已经经过了长久的培育和驯化,相对于人类比较安全,所以我会选择常规的宠物。”“毕竟小动物也是生命,没有全面的了解,对小动物也不负责。”
饲养异宠不仅关乎个人喜好,更关乎生态安全,不是什么动物都能作为宠物,消费者更要保持谨慎,提前多了解一些养宠知识和相关法规。
1.涉及濒危和受保护物种的相关法规
“异宠”贸易已经成为野生动物最大的威胁之一。目前全球统计出超过500种的爬行动物以及500种的鸟类被用作“异宠”交易,其中涉及大量濒危和受保护物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造成物种入侵、违反进出口管理的相关法规
非法引进“异宠”的行为也极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异宠”被遗弃、放生或逃逸,让中国本土生物多样性深受其害,常见的巴西红耳龟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明确,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没收引进的外来物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消费者切不可盲目跟风、随意购买,在决定养异宠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理性决定,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