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搜网,宠物百科大全,一搜便知晓。
当前位置
  •   猫咪适合什么样的饮食模式?关于这个的问题,不仅是养猫新手需要学习,一些养猫很久的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铲屎官采用两种喂食方式:一种是“自由采食”,就是猫粮就在那里的24小时有粮法,俗称“猫自助”;另一种是“定时定量”,一天分几顿喂,每餐间隔上那么几个小时。那么,哪种喂食方式更科学呢?

      01   首先,猫的消化道结构是影响猫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猫和犬消化道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消化道的长度。

      《犬猫营养需求》中表示体长为0.75米的犬,它们肠道的平均长度是4.5米。体长为0.5米的猫,它们肠道的平均长度为2.1米。

      消化道长度影响食物的排空速度,这意味着食物通过猫消化道的时间会更短。如果猫一次摄入和狗一样多的食物,那食物在猫体内的消化率会低于狗。消化不了的食物常常会导致猫的呕吐和腹泻。

      猫科动物的胃不能像狗的胃一样膨胀容纳大量食物,如果一次喂得太多,猫可能吐出猫粮,有的会重新把它吃下去,就像反刍。另一方面,猫非常饿的时候往往会吃得太快,可能导致不适和反胃。饥饿的猫胃里的胆汁酸分泌也会增加。持续时间超过五六个小时,或胆酸浓度太高,猫可能会感到恶心,引发被称为「饥饿呕吐」的症状,典型的反应是呕吐泡沫状物质。对一些猫来说,这种呕吐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使猫再也无法舒服进食。

      02 猫的消化生理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对猫狗营养的描述:野猫在任何给定的24小时内都要吃8到12顿饭,其进食习惯是少食多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积极地捕猎。

      他们的消化生理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闻到食物的气味,会触发猫咪的消化系统开始工作,而不断地嗅到食物,就像自由喂养的猫所做的那样,会让这个系统一整天都处于工作状态。

      但是像所有的生理功能一样,胃肠道的运作需要能量,如果持续地保持进食状态,便会占用其他系统的资源,可能导致出现过早老化、皮毛质量差和慢性膀胱炎在内的问题。

      此外,食肉动物的消化生理学已将饥饿作为其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肚子饿会让猫咪的消化排泄系统启动,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猫从来不饿,排泄物的调节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不适、毛球反流和其他消化运动问题。

      03  无论人类一天喂食一次或者三次,一只成年猫都能接受

      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Corne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研究发现,无论人类一天喂食一次或者三次,一只成年猫都能接受。但喂猫太少或吃的食物不正确,猫无法保持健康;喂得太多,他就会发胖。

      丽莎·皮尔森博士(Dr. Lisa Pierson)在「CatInfo」网站上指出,猫咪进食的频率会影响其尿液的pH值。餐后碱性潮是指大量进食后尿液碱度的增加,pH值的变化会导致痛苦,以及潜在的致命膀胱鸟粪石晶体的形成。

      以上都意味着,猫咪的科学喂养次数还是有讲究的,不能自由喂食!并且长期的自由采食可能会引起猫咪挑食、身体不健康、肥胖以及猫粮不新鲜,滋生细菌等问题。

      04   定时定量喂猫是一个科学的喂养方式

      一天按固定量喂猫,控制摄入的能量,控制猫咪体重。另外还可以观察猫咪的进食情况,是否爱吃,是否对食物有不适应,及时了解猫咪健康情况。定时喂养还能保持猫粮的新鲜度。一项研究发表在2014年2月出版的《动物科学》(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的论文《喂食频率和膳食中的含水量,对健康成年猫自愿性的身体活动的影响》指出,多次喂猫,对猫科动物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减肥和维护健康体重变得更容易。所以建议:

      刚断奶的幼猫:大概6周龄起,它们需要很多能量,也不太能够自主调节饮食。所以应该每天平均喂食至少4-6次,少食多餐。

      成年猫咪:  从营养需求来说,成年猫一天喂3次就可以了。按时定顿喂食,在猫咪成年后也能慢慢习惯。

      老年猫和特殊猫:进入老年期,和一些生病的特殊猫咪,需要特殊关照、少食多餐,甚至可能需要按照医嘱固定时间喂食特殊食物。哪怕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同样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喂养,只要采用著名的“食物迷宫”。在你起床后,喂猫吃早餐;随后将午餐藏在猫咪必须花时间、费体力才能吃到的器皿中;晚上下班回家,再喂猫吃第三餐。这样,既更贴近猫咪原始的进食规律,也能增进猫的每日活动量,避免变胖。

    养宠指南 猫咪喂食方式

    发布时间:2022-01-11
  •   猫的幼年阶段一般为出生到12个月,这个阶段的猫其各器官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受到特别的照顾,否则极易发生天折。引起幼猫夭折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的饲养管理因素,因此,在幼猫阶段要想避免幼猫夭折就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1. 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猫各项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全,极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生长发育受阻,患病率升高,成活率降低,因此,要加强初生仔猫的饲养管理。仔猫在出生后即进入哺乳阶段,幼猫的喂乳期一般为35~40天,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这一阶段主要的营养来源是母乳,要给其提供充足的初乳和常乳,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另外,还要注意给哺乳期幼猫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舒适。

      2. 断奶幼猫的饲养管理

      幼猫在断奶后饲养条件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此时幼猫的生长发育迅速,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确保其健康的生长发育。断奶后的幼猫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并且要求饲料的适口性良好,易于消化,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丰富,且配比合理。另外,还要做好护理工作,断奶幼猫处于应激状态,为了让幼猫顺利的度过断奶期需要进行精心的管理,缓解应激反应。

      3. 快速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幼猫的快速生长发育期为2~6月龄,这一阶段幼猫的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多,幼猫在快速生长期所需的能量是成年猫的2倍,因此,要注意营养的供应,并且需要均衡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给其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以供应幼猫快速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在饲喂_上要少量勤喂,因为幼猫的的嘴、牙齿、胃都很小,一餐中无法吃掉和消化掉足量的食物,因此,需要少量勤喂,一天中至少要喂三餐,并且饲料要求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以满足幼猫特殊的营养需求。

      4. 快速成熟期的饲养管理

      当幼猫经过快速生长期后体型达到了类似成猫时的体型,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有所改变。幼猫进入6月龄以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开始减慢,活动量也开始稍微的减少,此时的幼猫采食量较大,消化能力也有所增强,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每天的饲喂次数,增加每餐的饲喂量。虽然此时幼猫的体型与成猫相似,但是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在饲喂上仍需要注意,要给其提供不同的食物,以保持摄入充足且均衡的营养物质。

      5. 满12月龄以后成猫的饲养管理

      幼猫在生长发育到1岁时,各器官和功能的发育基本完全,在饲喂上需要给其更换日粮。此时的猫不再像幼猫需要大量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可以更换成猫日粮,但是在更换饲料时要注意不可一次性的将饲料完全更换,而是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5~7天内完成换料工作。让猫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发生严重的换料应激。在换料期间要注意做好猫体重的监测工作,根据猫体重的变化调整饲喂量,大多数猫对能量的需要是根据自身需要的能量来采食的,因此饲喂时也要注意。如只在室内活动的猫,饲喂过量会造成肥胖的问题。

      在幼猫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要加强管理,除了要给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外,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包括药物预防、定期消毒,做好驱虫工作,另外,还要接种相关的疫苗,提高免疫力,避免幼猫发生夭折。

    养宠指南 幼猫饲养

    发布时间:2022-01-11
  •   猫的幼年阶段一般为出生到12个月,相当于人从出生到15岁,这个阶段的猫其各器官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尤其是初生幼猫,器官和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免疫力低,抗病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不强,对外界环境的表现较为敏感,需要受到特别的照顾,否则极易发生天折。引起幼猫夭折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的饲养管理因素,因此,在幼猫阶段要想避免幼猫夭折就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这里我们先聊一聊导致幼猫夭折的主要原因。

      1. 母猫生产次数

      有数据显示,幼猫的存活率与母猫的生产次数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母猫在第五次生产时的存活率最高,在第一次和第五次以后生产的幼猫存活率低,另外,母猫的体型也会影响到幼猫的存活率,通常中等型的母猫所生的仔猫存活率要比大型和小型母猫的高。

      2. 幼猫先天因素

      仔猫先天异常是仔猫在出生时出现异常状态,主要是由于基因问题造成的,如母猫受到X光照射,或者服用药物引起的畸形胎。仔猫先天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异常,这些都会导致仔猫在出生或者出生后2周内夭折。因此母猫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或者药物,尤其是类固醇和治疗霉菌用的灰霉素。

      3. 幼猫体重不足

      仔猫在出生时如果体重不足会引起极高的死亡率,而引起仔猫出生体重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先天营养不良、早产等都是导致初生仔猫体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仔猫出生体重不足,会造成6周龄的仔猫夭折率极高,造成幼猫的生长发育不良。

      4. 营养不良

      充足的营养物质是促进幼猫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幼猫的营养摄入不足,会引起幼猫生长发育受阻,夭折率升高,如缺乏牛胆素,会导致胎儿吸收不良,母猫发生流产、产死胎,或者产出生长发育不良的仔猫。

      5. 受到创伤

      幼猫受到创伤多是由于发生难产时的不当助产,母猫有食子癖,母猫的不良行为造成的幼猫受伤。其中食子癖大多发生在神经衰弱或者高度敏感的母猫身上,母猫会将初生仔猫吃掉。但是有时母猫的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由于母性较差造成的,还可能是为了避免让健康仔猫受到感染,减少无谓的照料和母乳的消耗出现的行为,有的母猫还会将生病的新生仔猫叼出窝外,或者推出笼外。

      6.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常发生在某些纯种猫的身上,仔猫处于溶血的状态会引起多种疾病。新生仔猫的溶血症状多发生于摄食初乳后,大部分的小猫在出生第一天,便会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但也有小猫会排出红褐色尿液或因黄疸及严重贫血持续恶化而于1周龄内夭折。

    幼猫夭折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2-01-11
  •   养狗的朋友,可能深有体会,无论什么性格的狗狗,一旦喝起水来,撒出去的可能比喝到的还多。与狗不同,在喝水这方面,猫咪从不让人费心,它们总是蜻蜓点水般地舔上几口,就结束了。同是宠物,为什么猫咪喝水就要比狗优雅?

      01 不同于我们人类的密封口腔

      断奶后的猫咪和狗狗都没有密封的口腔。因为对于爱吃肉的它们来说,要在野外捕捉到猎物,就必须配备一副锋利的牙齿以及一张随时可以撕咬猎物的嘴。

      但是,这也意味着,当我们可以通过收缩两颊的肌肉,用嘴吸水时,猫咪和狗狗们只能用舌头来舔水。

      02 猫咪喝水的方法

      猫咪先伸出舌头,随后它的舌尖变得尖锐并微微向上卷起。猫咪并没有把舌头伸入液体里,而是用卷起的舌尖轻轻接触液体表面。当它抬起舌头时,部分的液体依附在舌尖背面,在空中划出一条水柱。此时,猫咪就会快速合上下巴,让水顺利流进嘴里。据测算,每一秒,猫咪大约可以重复这个舔水动作3.5次。

      但猫咪喝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每舔一次,它们大概只能喝到0.14毫升的液体,相当于3滴水的分量(一滴水按照0.05毫升计算)。

      03  狗狗喝水的方法

      狗狗与猫咪的取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没有像猫咪蜻蜓点水般地接触水面,而是选择直接把舌头深入到了水下,看起来像是把舌头当做勺子,把水舀了上来。

      哈佛大学的两名学者通过一台高速X射线摄像机记录狗狗喝水的全过程,结果发现狗狗用“勺子”舀上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掉落了,只有与狗狗的舌头背侧粘连的液体才最终进入了嘴里。这些液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离开水面,并在空中形成一条水柱。而狗狗们则会在这时快速把嘴闭上,让水进入嘴里。

      狗狗每一次平均能喝到大约2.5毫升的水,这比起猫咪每次只喝三滴水可有效率多了。

      04  为什么狗狗喝水没有猫咪优雅?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4名美国科学家从当地招募了包括拉布拉多、柴犬等19只狗狗进行观测。他们发现,相比于直舌头,狗狗弯曲的舌头其实有效地增加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带动更多的水向上抬升。他们推断,狗狗舀的这些水虽然没能进入嘴里,但是可能汇入了水柱当中,增加了水柱中的水量,延长了水柱停留的时间。

      这4名学者还进一步发现,除了弯曲舌头外,狗狗们还会利用舌头加速移动,来获取更多的水分。以一只重27kg的拉布拉多来说,它伸出舌头的速度可能比一只小猫还要慢。但是,一旦它把舌头插入水中并抬起时,就会以4倍重力加速度进行加速,并让舌头达到1.8m/s的移动速度。

      狗狗喝水的方式、高效率也意味着它们需要把优雅抛之脑后。当它们的舌头深入水下时,被溅起的水花随时会撒到盆外。同时,被“勺子”舀起的水也会伴随着舌头加速抬起甩向空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给狗狗一碗水,有一半可能都会被它们洒在地上。

    狗狗喝水没有猫咪优雅

    发布时间:2022-01-11
  •   1、碳水化合物

      狗比猫需要更多碳水化合物。猫的消化器官无法消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并且猫通过利用蛋白质继续在体内制造葡萄糖。因此,当通过饮食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被葡萄糖吸收时,血糖会增加,所以猫要注意避免过量的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维持在36%(DMB)以下,可预防猫糖尿病。

      2、蛋白质(氨基酸)

      动物可以自己制造一些这些氨基酸;这些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相比之下,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饮食提供。猫有12种必需氨基酸,而狗只有11种。猫在饮食中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小猫需要比小狗多1.5倍的蛋白质;成年猫需要成年犬需要量的2至3倍。

      以下氨基酸蛋白质的需求狗狗低于猫:

      ---牛磺酸:跟狗不同,猫无法自身生成牛磺酸,必须要通过补充剂或食物补充。牛磺酸是猫必需的氨基酸,但对狗不是必需的。在他们的饮食中没有得到足够牛磺酸的猫最后会失明,耳聋并且会导致心力衰竭。

      ---鸟氨酸:包括狗的大部分动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摄入鸟氨酸,而猫是通过精氨酸获取。(猫和狗无法自身生成精氨酸,必须通过食物补充)

      3、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在宠物体内不能合成足够量的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获得。花生四烯酸是猫不能制造的必需脂肪酸,而犬是能够制造的。狗是利用亚油酸合成花生四烯酸,因此充足的亚油酸可以解决花生四烯酸的缺乏。然而,由于猫不能合成花生四烯酸,因此需要补充亚油酸和a亚麻酸摄入花生四烯酸。

      4、维生素

      维生素是有机分子,其数量非常少,可作为调节剂。除少数例外,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来源或通过补充获得。维生素被认为是生命必需品。维生素很容易因氧化(与空气接触)和光,热,酸或碱加速的其他化学反应而失活。因此,食物中的许多天然维生素被大多数食物加工,长期储存,开放容器和水分所破坏。

      维生素分为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D,E和K;

      ·水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是水溶性维生素可以超过建议的要求,因为它们很容易分解并排泄在尿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储存在肝脏等身体器官中。这些维生素在一段时间内的过量可达到毒性水平,对宠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B族维生素的全谱对于生育和预防先天缺陷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以平衡剂量给予所有B族维生素,因为它们在小肠中相互竞争吸收。

    宠物营养 宠物百科

    发布时间:2022-01-11
  •   犬、猫是哺乳食肉目动物,它们的肠道相对较短,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犬猫能消化吸收动物鲜肉和内脏中90%-95%的蛋白质,而只能消化吸收植物性蛋白质的60%-80%。

      1、犬驯化后成为食肉为主的杂食动物,犬的味觉较差,采食迅速,依靠灵敏的嗅觉来辨别食物的新鲜或******;上下颚各有一对尖锐的犬齿,用来撕咬食物;肠道较短,只有体长的3-4倍,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差。

      2、猫具有发达的犬齿,嗅觉相当灵敏,但不如犬。猫的舌面上有各种乳头,舌前端乳头的尖端朝后呈牙齿状,可舔食骨头上附着的肉。

      3、犬猫的消化道长度不一样,而其他方面是相似的。

      4、犬和猫胃肠道最大的不同,就是犬的胃前黏膜比较薄,有明显的胃腺,胃尾部黏膜较厚,但胃腺不明显。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相比,其胃黏膜是统一均匀的。

      5、对犬和猫消化的比较研究表明,犬和猫在肠道特性、天然的野生食物和营养需要方面都存在密切的关系。猫起源于完全食肉性的动物家族(猫科),而犬则是杂食性的。

    宠物百科

    发布时间:2022-01-11
  •   将犬暴露到新异或威胁性的环境,社会依恋性的分离以及对犬的训练等都可能导致犬出现心理应激,影响犬正常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理、行为和认知功能的改变。

      心理应激对犬行为的影响

      以下的这些行为信号是犬心理应激状态下观察者应该能观察到的:

      1、恐惧行为

      在心理应激条件下,犬变得高度的觉醒,也变的快速的兴奋和恐惧。对犬来说一些正常的反应,例如一些训练和兽医检查,现在都被理解为一种威胁。这将导致犬表现出恐惧行为,例如畏缩,舔鼻子,抬爪子,避免眼神的接触,或隐藏起来。恐惧也能导致犬表现被动防御的攻击。在社会情境中,与其他的犬或人类,他是一种妥协的姿势, 经常与焦虑相关。犬处于良好的福利条件下通常很少紧张,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他们很少感到受威胁或者是为了保护自已变得富有攻击性。抬爪子的行为也经常在犬争斗或困惑的时候出现。

      2、自我损伤或过度修饰

      自我损伤典型的症状是抓挠皮肤或腹部毛发的脱落,或者是前爪上部和后腿内侧皮肤的溃疡。当伏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时,会尽力去表现行为以减轻焦虑的感觉。如果犬发现修饰行为是减轻心理应激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可能就会过度的修饰。作为对昆虫咬或小疼痛的反应,犬会舔或蚕食身体某一部位,如果同时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这些小动作可能变得过度,导致毛发脱落造成皮肤损伤,进而在这些区域频繁修饰。使用伊丽莎白项圈可以阻止犬的过度修饰,能够让伤口愈合,但也阻止了减轻应激的行为表达。因此,给予犬机会去表达减轻应激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社会交流或咀嚼玩具和食物等。

      3、规癖行为

      规癖行为是重复出现但又没有明显目的的行为模式。犬舍中的犬,典型的例子是在犬舍内转圈,往犬舍的围墙上跳,从一面墙跳到另一面墙, 绕着犬舍转圈快走。这些行为在最初阶段可能是有功能的,跳起来是能够向外看,但是,由于犬舍的限制,长时间的积累他们就变的根深蒂固,比正常需要出现的频率高很多。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在工作犬犬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在一些机构中有46%到93%的犬表现这些行为,虽然每天出现的次数不同。

      Jennings(1991)研究证实规癖行为能导致犬损坏尾巴,增加脚的疼痛和腿瘸。一旦犬患上一种规癖行为,表达这种行为事实上可以减轻犬心理应激的感觉。犬主应该使用其他的方法努力的减轻犬的心理应激;特别是要给予它表达其他有回报行为的机会,例如与其他犬或人交流,提供丰富环境等。

      4、身体颤抖

      颤抖是动物体内部环境控制系统的一项功能。在寒冷条件下,颤抖是使犬身体保持恒温的一种方法,在身体变冷时颤抖能够使身体释放出能量。颤抖也可能出现在非寒冷的情况下,它是犬高水平心理应激的一个信号。它经常伴随着恐惧行为,例如畏缩,隐藏起来,避免眼神的接触等。Beerda(1998)的研究发现犬面对突然的响声或预知将会受到刺激时,会引起犬高水平的身体颤抖。Beerda( 1999 )研究报道社会和空间束缚导致犬比他们群居的时候表现更多的身体颤抖,或许与释放紧张情绪相关。

      5、气喘吁吁

      在夏季或气温较高的时候,犬可以通过呼吸道的蒸发作用增加呼吸次数来增加散热,以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这是犬正常表现“气喘吁吁”的原因。然而在许多气温并不高甚至还很低情况下,犬也表现气喘吁吁,此时它是犬心理应激的一种行为表现。Camilla( 2011)报道称,在评估犬敏捷性比赛心理应激的行为参数时发现,在观察的所有时间点均存在气喘吁吁和躁动不安等应激行为。

      6、打哈欠

      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来说,打哈欠都是一种有固定特征的本能反应,涉及大脑和身体之间无意识的相互作用,非主观意志所能控制。打哈欠可以缓解呼吸紧张,借助深吸气使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增加脑细胞的供氧,对动物体的抗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Deputte( 1994)认为在灵长类动物中打哈欠与心里紧张或轻度应激相关。许多研究均报道过犬在心理应激时由于心理紧张而打哈欠。

      7、发声行为

      犬过度吠叫、哀叫、鸣鸣叫嗥叫等发声行为象征着犬寂寞、忧郁或沮丧,是与犬心理应激相关的比较明显的行为反应。Chiara(2012)的问卷中发现,发声行为也是多数犬主人最常发现犬心理应激的主要行为指标之一。英国的兽医报道,过度的发声行为与分离和恐惧相关,广泛的认为这是犬与主人分离后对应激的一种应对机制,并且是确定犬遭受恐惧和分离相关行为问题的关键诊断标准。

      8、食粪癖

      食粪癖也是常见的犬心理应激的行为表现之一。Gaines(2005)对8个犬场的120条工作犬的研究,发现超过18%的犬都吃他们自己的粪便,在一些私人犬场中出现此行为的数量可能更多。食粪症是营养失衡的表现,但也是由于在排便训练时受到粗暴对待产生心理应激而引起的,导致犬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尽力将粪便隐藏起来的结果。

      9、体重降低

      高水平的心理应激导致生理反应提高代谢率,导致食物中的少量能量得以储存,更多的被用作即时的能量来源。一旦新近消化的食物中的能量被用完,犬的身体将开始代谢储存的脂肪,最终将分解肌肉来释放能量。因此当犬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理应激时就会看到体重降低,而没有能力增加体重。

      10、对犬舍环境的破坏

      破坏在犬舍中比较常见,其结果是犬咀嚼门框架或犬舍突起的边缘。类似的,犬会损坏部分犬床或运输犬笼。犬舍内咀嚼或许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犬很难适应犬舍内的禁铜环境而试图逃脱,当犬与他们的社会成员分离后变的焦虑沮丧通过咀嚼试着与他们接近;此外,犬可能发现咀嚼对他们是有益的,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动机去咀嚼物体以保持他们的牙齿和牙龈处于良好的状态,在缺少合适物品的情况下,他们就咀嚼犬舍内物品来代替。比较好的策略是给犬提供替代的咀嚼物品,例如骨头,咀嚼玩具等。

    宠物应激反应 犬猫应激反应

    发布时间:2022-01-11
  •   冬天来临,洗狗是不是更艰难了? 毕竟大多数狗狗都不喜欢洗澡,更别说掏耳朵、刷牙、指甲修剪等“高级护理”项目了。不过,如果家长们能提高清洁手法和护理技巧,为狗狗带来精神上的欢愉和身体的放松,那么它们说不定还会爱上清洁护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进行狗狗的全身清洁护理吧。

      01 耳朵护理

      在五种感官中,听觉对狗狗来说是最重要的。它们的听觉远远超我们人类。所以铲屎官们需要定期给狗狗检查耳朵,看看狗狗的耳朵里是否有耳屎和发炎等症状。特别注意,除了寄生虫、真菌或细菌外,过敏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导致耳朵发炎。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掏狗耳朵姿势。

      (1)耳廓清理

      用湿纸巾或毛巾轻轻擦拭狗狗的耳廓。对于耳道中长有毛发的狗狗,要将毛剪掉。例如西班牙猎犬和贵宾犬的耳朵内往往会有很长的毛。狗狗的耳朵需要充分的透气,方便它们干得更快,因为潮湿的狗耳朵容易滋生细菌。

      (2)外耳道清洁

      首先你得确保滴耳液是温暖的,切记滴耳液中不能含酒精。酒精虽然可以杀菌,但也会刺痛狗耳的皮肤。含油脂成分的滴耳液也需规避,因为油脂会吸附灰尘,反而让耳朵更容易脏。最好让滴耳液直接从瓶子里流到狗耳朵里,然后用手慢慢地按摩耳廓,让溶液充分分布在耳道里。液体倒入后,狗狗会疯狂摇晃自己的脑袋,可以将大块耳屎、耳垢和液体甩出耳朵。最后再用棉布将耳朵内部擦干净就行了。

      棉签是禁忌。因为使用棉签,不仅不能清除掉耳屎,而且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棉签会将耳屎推进到耳道深处,甚至可能会引起炎症。棉签的倒刺部分尤其致命,如果你把棉签的倒刺推入耳朵深处,会对耳道造成机械性损伤。

      如果狗狗的耳朵看起来肿胀、发红或发黑,有液体流出或闻起来有异味,应该及时去看兽医。

      02 牙齿护理

      按照兽医的说法,大约80%的狗狗有牙周炎。如果狗狗持续性吸收牙菌斑的数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引起肾和肝脏的问题。

      给狗狗牙齿清洁你有两种选择:要么饭后刷牙,要么给狗狗磨牙棒(狗狗在咀嚼时会释放出牙齿护理酶)。如果你选择给狗狗刷牙,那么至少每星期2到3次。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你的狗狗特别抵触刷牙的话,可以使用Dentalspray(抗菌喷剂)。

      如果狗狗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牙垢及牙菌斑,可能需要兽医进行专业的清洗。记住,不能给狗狗使用人的牙膏。狗狗会误吞牙膏,从而生病。一定要确保你使用的东西是专门给狗狗使用的。

      03 指甲修剪

      狗狗的指甲修剪非常重要,如果指甲长得太长,可能会使狗狗脚趾扭伤,使得狗狗走路时非常痛苦。

      修剪狗狗的指甲必须用专用的指甲钳,当你准备好后,让你的狗躺在你身边。接下来,将食指放在狗狗的脚趾尖上,将拇指放在爪子上方的皮肤上,让狗狗的脚趾甲充分露出来。剪完后尽量让切口的横截面与地板并行。指甲修剪量要非常小,不要剪到指甲浅粉色的区域。

      如果你不小心剪掉太多指甲,伤到了血管,用止血粉或玉米淀粉并施加一点压力应该能够止血。那么,什么时候应该给狗狗剪指甲?

      剪狗的指甲没有特定的时间间隔,这取决于你每天带狗狗跑步的次数和地点。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依据——当你听到狗狗在地板上行走时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是时候要给狗狗剪指甲了。

      04 洗澡

      第1步:把你的狗狗放到浴缸(或澡盆)里。一些狗狗会被流水的声音吓坏,你需要使狗狗对水流声没那么敏感。灌满满浴缸的水并开始给狗狗洗澡,不要让你的狗狗坐在脏脏的洗澡水里。

      第2步:彻底打湿你的狗狗。在让狗狗保持镇定的情况下,慢慢地把狗狗的身子打湿,只要狗狗对流水的声音不那么敏感,就不会害怕了。

      第3步:开始从颈部清洗然后向下移动。洗发水如果被稀释的话会更容易使用并且冲洗。最好用2倍稀释后的洗发水,这样很容易将泡沫冲洗干净。一定要将头部留在最后洗,不要在洗澡过程中在耳朵和眼睛周围使用肥皂。也要小心鼻子和嘴巴周围。

      第4步:将狗狗彻底冲洗干净。只要你看到狗毛上还有肥皂泡,就继续冲洗。(在毛皮里留下洗发水会引起热点,刺激性的斑秃,或者发痒,发红的皮肤)

      第5步:彻底让狗毛变干。如果你的狗狗毛发非常短,尽你所能地用毛巾擦干。如果你有一只毛发浓密或长毛的狗,吹干狗狗,但不要完全烘干它,别让皮肤发干。如卷曲的毛发的狗狗像狮子狗和比熊犬,需要彻底被烘干,否则毛发会卷成一团。同时脚也需要彻底干燥,否则会滋生真菌。

      当你为狗狗吹干毛发的时候,吹风机吹的只能是暖风,不可以用热风。这可能会比平时需要较长时间,但它值得你花时间,因为这将减小狗狗皮肤变干的可能。

      切记不要经常性地洗澡。每两周一次就已经足够;专业宠物美容师建议每4到6周一次。经常洗澡会使皮肤缺水,去除天然油脂,但如果你住在一个街道特别脏的城市里,最好是一周一洗,稀释洗发水,大约水:洗发水=10:1就好,一定别忘记使用狗狗专用的香波!

    狗狗洗澡 清洁护理

    发布时间:2022-01-11
  •   01 沐浴露和干洗粉

      犬猫类宠物和人的皮肤虽然都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成,但是皮肤状态却相差甚远,人皮肤表面pH通常在4.5~6.5,偏酸性;犬猫类宠物皮肤表面pH通常在6.2-8.6,偏碱性。宠物毛发较多,通常由厚重的外被毛和柔软的绒毛组成,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在皮肤表层形成油性防水层,包裹毛发的鳞片,使毛发光滑、不分叉、不易打结,在为皮肤提供保护的同时会使毛发附着大量污物和细菌,所以需要定期对宠物皮肤和毛发进行清洁护理。

      常用的宠物洗毛剂是沐浴露和干洗粉。目前市场上的宠物沐浴露多延用人所用洗发水配方,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有效成分,同时添加阳离子或有机硅类调理剂。由于宠物和人皮肤表面pH不同,不能直接使用适用于人皮肤的清洗剂,而且宠物皮肤卫生状况与人不同,除了油脂、污垢和细菌,还有坏死的毛发、皮屑、寄生虫以及粪便,所以宠物沐浴露中还会添加抑菌剂、杀虫剂。如果宠物皮肤处于病变阶段比如脂溢性皮炎,洗护产品中通常还需含有硫磺和水杨酸。

      常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脱脂力强,宠物皮肤平均厚度较薄,会带来一定刺激性;阳离子或有机硅类调理剂可以使宠物毛发蓬松、光亮,但长期使用或冲洗不彻底容易在毛发上积聚,使毛发变得干枯、发硬,一些浅色或白色宠物的毛发还会出现不均匀的黄色。

      宠物干洗粉是以滑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抗菌剂、杀虫剂等成分的免水洗清洁产品,适用于宠物幼崽或患皮肤病、天气寒冷等不易淋浴的情况。使用时将干洗粉均匀地撒在宠物身上,用洗澡刷逆毛搓揉数分钟,使粉末吸去毛发上的油脂及污渍,然后梳去粉末。干洗粉温和,刺激性小,但清洁能力较弱、易残留,容易引起粉尘吸入,对宠物健康有一定影响。

      02 宠物湿巾

      宠物湿巾是以无纺布为常用载体、水为主要原料的一种快速、便捷的清洁产品,根据功能需求还会加入保湿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杀菌剂、除臭剂、营养物质等成分,可以用于清洁宠物眼部、耳部、足部、毛发等部位。

      丙二醇和甘油是宠物湿巾中常用的保湿剂成分,也是一种溶剂,在保持皮肤湿润的同时还能溶解皮肤上的部分油脂,吸附一定污渍。湿巾一般采用可重复密封的软包装,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且湿巾开口处的水分会流失,增加了真菌滋生的概率,因此需要添加适当的防腐剂,由于宠物湿巾原液多是水性溶剂,常用苯氧乙醇、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作为防腐剂。

      湿巾中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清洁宠物身上的油脂和污垢,添加量少,擦拭过程中不会起泡或有黏腻感,可选用烷基糖街、甜菜碱类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停留在皮肤上不会引起刺激、过敏等问题。宠物耳部、肛门、皮肤等部位容易滋生细菌,适量的抗菌剂如西砒氯铵、苯扎氯铵、银离子等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宠物的卫生健康,减少异味产生。

      03 牙膏和漱口水

      动物的牙齿跟人类的十分相似,从组织结构到颚骨结构都是一样,进食后齿缝的残留食物在口腔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酵,为细菌提供营养,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粘附在牙齿上,易形成牙菌斑,如果不进行口腔清洁护理,不仅会有异味,还会产生龋病、牙周病等一系列口腔问题。 刷牙、漱口或者咀嚼洁牙骨可以帮助宠物清除牙垢,但一般宠物不喜欢刷牙,而且犬猫不会像人一样能将泡沫吐出来,所以要求宠物牙膏、漱口水对宠物无危害,吞咽后不会引起不适。

      宠物牙膏通常由水、摩擦剂、保湿剂、发泡剂、增稠剂、防腐剂、香味剂、功能性成分构成,与人牙膏配方构成相近,在原料选用和含量上略有不同,相对较温和。一些牙膏不添加摩擦剂,呈嗜喱状,又被叫作洁齿嗜喱。碳酸钙、磷酸钙作为摩擦剂,吞咽后容易形成结石,对宠物身体有害,可以用骨粉、纤维素等作为宠物牙膏的摩擦剂。骨粉是宠物矿物质饲料的原料成分,能为宠物提供常量矿物元素,不溶性膳食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排便,清洁口腔的同时提供有益于宠物的营养成分。

      常用的木糖醇、山梨糖醇类保湿剂易引起宠物肠道不适,其中木糖醇会引发胰岛素大量释放,血糖降低,宠物就会变得虚弱、嗜睡,甚至出现昏迷、急性肝坏死等情况,因此可以选用耐受性高的赤藓醇,避免腹泻、腹胀等副作用。宠物牙膏香味剂通常由宠物类型决定,如犬用牙膏可采用牛肉味、鸡肉味香味剂,猫用牙膏采用食用油性鱼香味剂,更易被宠物所接受。

      宠物漱口水主要由水、保湿剂、杀菌防腐剂组成,与人用漱口水不同,通常不含酒精和木糖醇,而且宠物不喜欢薄荷味,可选用果香等其他类型的香味剂。使用时将漱口水按比例掺入宠物饮用水中直接饮用,由于没有在口腔中停留的过程,无法实现人类漱口的洁齿功效,没有刷牙的物理摩擦,也无法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残留,难以实现口腔的全面清洁。

      04 滴耳液

      宠物耳道呈“L”型,大多有丰富的耳毛覆盖,容易积聚油脂、灰尘,耳道分泌物附着在外耳道拐弯处,会滋生细菌、虫螨,需及时清理。滴耳液一般由水、保湿剂、表面活性剂、抑菌剂和杀虫剂等组成,起到抑菌除螨、去油除臭作用,适用于宠物外耳道的日常清洁,保持宠物耳部的洁净。

      05 除臭剂

      宠物的个体气味主要来源于气味腺、唾液、尿和粪便等,与细菌、寄生虫、病毒接触会直接影响气味物质的形成,使宠物产生臭味,臭味气体主要包括氮化物(氨气、甲胺)、硫化物(硫化氢、甲基硫醇)、脂肪族化合物(吲哚、丙烯醛、粪臭素、甲烷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宠物除臭剂主要有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植物型4种。活性炭类物理除臭剂是通过多孔物质的物理吸附将臭气去除,利用分子间范德华力将臭味物质吸附,由于吸附所需时间长,消臭速度较慢,且易趋于饱和,除臭效果较差。

      生物酶类生物除臭剂是利用微生物菌群代谢或其代谢产物,有效降解挥发性脂肪酸和硫化氢等常见臭味因子,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刺激性,可生物降解,但是消臭作用时间长,生物酶的活性高低对除臭效果有较大影响。

      蓖麻油醇酸锌、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甲基丙烯酸脂肪醇等化学除臭剂是将恶臭成分与消臭成分经过氧化、还原、加成、缩合等化学反应,转化成无臭物质,彻底将臭气成分分解,除臭迅速、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臭剂。

      茶叶提取物、丝兰提取物、芬多精等植物除臭剂含有类似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化学物质,能与臭味分子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削弱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最后生成无味、无毒的物质,对氨、硫化氢等恶臭有良好的分解、去除效果。

    宠物清洁产品趋势

    发布时间:2022-01-11
  •   《它经济崛起 “精神寄托”利好宠物行业》研究背景:

      “精神寄托”成为中国养宠的首要原因。在人口老龄化、家庭人数变少、独居人群数量增加的背景下,潜在宠主数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53亿人,占总人口18%,这一比例受独生子女政策还会持续增加。

      2018年中国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上升到9200万。受众多因素影响,2020年宠物市场规模已达到2065亿元,十年CAGR这30.88%,养宠人群的数量及宠物数量快速上升,国内市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单宠消费与宠物数量快速提升,行业规模2025年预计达到3600亿元

      有人均收入提升、人口老龄化、独居人群数量增多,以及宠物地位转变的背景下,单宠消费及宠物数量有望在未来5年持续高速增长。

      2020年宠物行业规模已达到2065亿元,2010---2020年CAGR达30.88%。经我们测算,预计2025年宠物市场规模可达3600亿元。其中潜力最大的是宠物医疗市场,2020年椝划达532.77亿元,四年CAGR达65.95%,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低,优秀公司初见端倪

      中国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较美日发达国家市场集中度很低。2020年,美国、日本、中国宠物食品CR5分别为71%、61%、21% ,宠物医疗CR5分别为49%、45%、13%。

      在中国宠物食品领域,国际公司玛氏与雀巢2020年市场占有率达13.2%,国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比瑞吉为3.2%。国产宠物食品出现了如麦富迪、伯纳天纯、比瑞吉、红狗等优秀品牌,未来有望凭借本土化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达到美日市场高集中度情形。

      在宠物医疗市场,新瑞鹏与瑞派形成两大诊疗集团,多家生物动保公司使用现有技术布局宠物疫苗。瑞普生物通过参股瑞派布局宠物医院,同时用现有动保技术布局宠物疫苗,在宠物医疗领域优势明显。

      未来,我国宠物市场有望遵循美日欧市场发展路径,宠物医疗有望成为最大的宠物细分市场。

      宠物数量增长迅速  猫犬市场规模出现差异

      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0年——2020年宠物行规模从140亿元增长到2065亿元。2020年,宠物狗市场规模为1180亿元,同比下降5.1% ,宠物猫市场零星模为884亿元,同比增长13.3% 。从消费总量上来看,犬消费短暂下降,猫消费呈现上升趋势。

      2018年之后,由于各细分领域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酱与年轻人投身于宠物行业中,导致了行业竞争白热化,宠物行业的增速稍有放缓。2020年,叠加疫情因素,宠主的可支配收入受到影响,行业增速达到低点,未来宠物行业有望恢复高速增长。

      行业趋势:猫经济有望引领市场 宠物产品销售电商为主

      近三年,宠物狗数量缓速增长,CAGR达1.53% 。宠物猫数量增长较快,CAGR达8.98% ,未来猫经济有望成为宠物市场主导因素。

      宠物产品相关销售渠道方面,2020年电商在宠物医疗市场、宠物食品市场、宠物用品市场的销售渠道占比分别为48%、57.2%、33.9% ,过去九年CAGR分别37.29%、34.2%、28.7% 。“缺少值得信赖的国产品牌”成为宠物主粮|干粮行业现状,建立值得信赖的品牌将成为宠物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经济 宠物行业

    发布时间:2022-01-11

文章榜单

宠物医院更多

宠物资讯更多

相关推荐recommend

Top